露营注意防蛇哦
在草地或灌木地带行走,应以手杖或竹竿随时拨弄几下,所谓「打草惊蛇」,使牠们能迅作规避,免得双方狭路相,引起无谓的伤害。露营时,应将营地四周杂草乱石处理干净,并于营帐外掘一壕沟,撒些雄黄、鹅粪或石灰,以避免蛇儿们为了觅食,误闯「禁苑」。睡觉时帐篷要紧闭,早晨起来,则应仔细检查帐内及衣物中有否蛇类藏。进入洞穴、破庙或久无人居的房间,也得先用柴草点火生烟,将石洞或破墙壁缝熏一遍,以驱走藏匿的蛇类。水边地区,潜伏蛇类最多,必要接近时,须仔细探察,然后再进行工作。翻动石块或木头,探察树穴、水穴或岩石缝隙,都得小心行事,不要冒然出手。
被蛇咬伤并不等于中了蛇毒,被毒蛇咬伤后发生中毒症状只有1/2~2/3之谱。其中又只有约1/4的毒蛇伤员有显著的全身中毒症状。就此看来,毒蛇之毒并不如想象那么严重,反而是伤员本身的惊骇心理大大妨碍了治疗效果。
急救的要领是要懂得判断蛇伤,平常家居是不容易看到蛇的,但是出门作山野活劝就很难说了,万一不幸被蛇咬伤了,该记住,那条蛇不一定是毒蛇,郎使是毒蛇,最高的死亡率也不过是百分之廿八,最好尽量镇静先判断蛇伤的类别,再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,否则徒然慌乱反而误事。
判断蛇伤的方法﹕
1.仔细观察该蛇为何类,以作为治疗之根据。一般而言,出血性毒蛇(百步蛇、赤尾青竹丝、龟壳花),头呈大三角形﹔神经性毒蛇(雨伞节、饭匙倩),头呈卵形﹔无毒蛇之头,则呈向后之小三角形。如可能的话,将肇祸之蛇捕杀,最好不过。
2.若不及察看蛇状,由牠留下的杰作曳炕A也可以分辨出究系神经性毒蛇、出血性毒蛇或无毒蛇所为。因为毒蛇有两颗大毒牙,其伤口必有一或二个明显的齿痕﹔若只有两徘或四排看似被针把剌伤的齿痕,则可能是无毒蛇咬的﹔若无毒牙痕,几如两条并列的直线,而有毒沟牙牙痕,明显的分布在其两旁上端,则系雨伞节或眼镜蛇等神经性毒蛇。若无毒牙痕成八字形,两个有毒牙痕分别在其顶端,则系百步蛇、龟壳花或赤尾青竹丝一类的出血性毒蛇。根据伤后症状可以判断凶手类属无毒蛇、出血性毒蛇、神经性毒蛇,伤人后呈现出来的症状各有不同,所以根据伤后的症状也能辨别肇事者的类属。被无毒蛇咬了,仅有如被针刺的感觉,伤口不会肿胀,无任何症状及危险。
毒蛇伤后症状,常因毒性之强弱而有轻重之别。若囓咬时注射的毒液不多,症状可能在一、二小时后显现﹔假如大量而直接地注入血液内,则症状可能不久就呈现出来。至于出血毒与神经毒的不同,大致如下﹕局部症候出现较早,伤口流血、剧痛、红肿、肿胀,并逐渐往心脏的方向蔓延。严重的,肿胀扩张很快,全身皮下出血、皮肤坏疽、发烧,甚至休克。神经性毒之症状﹕局部症候较少,伤口流血不多,疼痛感轻,甚至麻木不觉,肿胀不明显。毒性强时,全身症状出现,脉搏加速,出汗、呕吐、瘫痪,及至言语不便、喉头紧缩、四肢痉挛、昏睡、肌肉麻痹、呼吸
困难、心脏衰竭、神经中枢麻痹。
送医急救前必须先做应变措施
在事故现场,伤员本人或旁人应采取伤后紧急处置,然后再将患者送往医疗单位实施急救医疗。第一步工作,应在咬伤部位上方近心处结扎,注意不宜扎得过久或过紧,以免导致循环障碍,或其它不良后果,结扎时间不应超过半小时,如无法在短时间内送医,须每半小时放松一下。其次,用消毒过的刀片(刀片在火上烧烤即可消毒),沿咬沟割若干条细线,然后使用吸吮器吸吮毒液﹔若没有吸吮器,可在伤处铺上一层胶纸,用口吸吮﹔或以干净布片如手帕等吸取﹔甚至口腔内部没有伤口时,也可以直接用口吸吮,不过应立刻将毒液吐出。经这样的处置后,危险的程度就大大的减低了,但仍应尽快的将患者送医治疗。同时,途中须注意避免该患部的摆动,以防毒液迅速扩散。当然,咬伤现场的情形,也得详细记下来,以作为就医时的参考。